Saturday, October 20, 2007

模仿犯

“現實生活的情節有時比小說更像小說”
衝擊效應(Crash)裡,一開始看似各不相關的片段,最後卻巧妙的形成因果回圈兒連結道同一主題:種族,曾讓我在看得當下感到有點做作,似乎鑿斧的痕跡過深,導致劇情的安排過於理想。總覺得,現實上不會有這麼湊巧的事情發生。

但有時,現實中的一切,就是有如此巧合的時候
模仿犯的劇情安排也有異曲同功之妙,彼此不相干的人事物,卻因為連續的殺人案而連結在一起。他們以不同的角色登場:目擊者、目擊者家屬、被害者、被害者家屬、專欄作家、兇手、警察,各個角色之間有著錯宗複雜的關係,讓人不時須回顧前面,找出兩兩之間的關係所在。
我個人最欣賞的,是這部小說描寫兇手的方式。首先,雖然兩位兇手在小說的第一部份即已揭曉,但推理本來小說的重點,描寫兇手內心的“極惡”才是。第二,也是我最讚賞的部份,是巧妙利用網川的綽號「和平」,清楚地將兇手的他以及佯裝正義的他做切割,更諷刺的是,作為一個兇手時,作者都用「和平」這意義上完全相反的綽號來稱呼網他,但確隻字未提他的本名,等到他以一個第三者的身分再度出場時,才介紹他的本名,如此,造成讀者對於這冷血殺手的印象產生錯覺,手法堪稱巧妙,使得原本不算大的小說架構,即使再填充了許多角色之後,卻不會顯得空洞爛乏。


0 意見: